>
欢迎访问旅行社网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发展

非遗进乡村 文化润民心——新疆艺术研究所开展2023年“非遗进乡村”活动

时间: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恰其村,裁缝努尔加玛丽与正在剪纸的阿曼古力老师聊了起来,她笑着说自己也想试一试对方手中的刻刀,看能不能在大红色的纸张上刻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努尔加玛丽与正在剪纸的阿曼古力老师交流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发挥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作用,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持续丰富基层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月27日至3月3日,新疆艺术研究所赴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开展“非遗进乡村”活动。

  

  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村民积极参加活动

  

  在阿瓦提县文化馆的支持下,新疆艺术研究所组织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剪纸、葫芦雕刻、刺绣、铝雕,以及乌鲁木齐市面塑项目传承人,深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8个“访惠聚”驻村点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通过非遗动态展示、互动体验,引导近800名群众亲身参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打通非遗保护传承“最后一公里”。

  

  

  

  村民学习面塑

  

  

  寓意美好的剪纸、栩栩如生的面人、别开生面的葫芦雕刻……活动现场,传承人们的技艺展示和非遗作品吸引了闻讯赶来的村民和孩子。

  

  

  村里的小朋友认真学习彩绘

  

  面塑传承人怀元辰已经持续多年开展“非遗进乡村”“非遗进校园”活动。这次,他分别以兔年、三八妇女节和当地饮食为主题,手把手教大家捏兔子、玫瑰花,制作馕钥匙扣。3月1日下午,在英艾日克镇玉斯屯克兰干村,来自阿瓦提县上海外经贸希望小学的31名学生一边学习如何捏小兔子,一并听怀老师关于面塑原材料的知识介绍和互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面塑玫瑰花在每一个村非常受老百姓欢迎,大家欢声笑语不断,鲜艳的玫瑰,既寄托了彼此的节日祝福,也寓意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面塑传承人怀元辰向小学生传授技艺

  

  来自阿瓦提县的剪纸传承人乃比江即将年满26岁,这次跟随“非遗进乡村”活动小分队穿梭于每个村,对他而言,除了自己拿手的非遗项目以外,他还想把自己正在探索的剪纸新项目展示给村民。得益于文化援疆,年纪轻轻的他曾去过浙江、河南等地培训学习。在义乌,有一次他看到有老师将寻常的易拉罐二次利用后制成精美的工艺作品,受到启发,便尝试将剪纸技艺融入其中,并最终成功裁剪、雕刻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花鸟作品,现场引来许多群众围观。 

  

  乃比江制作的花系列作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通过“非遗进乡村”,村民不再只是到现场“看一看”,更多人也想“试一试”,帕万拉村的村民主动添加面塑传承人的微信,要求通过微信学习面塑技艺。通过“非遗进乡村”,城乡两地传承人既在润群众的心,也在滋养彼此,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剪纸传承人乃比江对面塑工具亚克力棒爱不释手,活动结束后,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在面塑老师返回乌鲁木齐之前,与他继续探讨面塑《阿瓦提的棉花》的细节塑造。

  

  

  小学生学习葫芦雕刻

  

  今后,新疆艺术研究所将创新性开展好“非遗进乡村”活动,将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带动和培育乡村文化能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促进更多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非遗“新活力”。

  

  


原文链接:http://wlt.xinjiang.gov.cn/wlt/zsdw/202303/9a4259c72d41417793e9731ecd4f3d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