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旅行社网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资讯

“大美青海 山宗水源”春季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之“遗”游“味”尽——非遗进街区主题宣传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  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5月8日,为期11天的“大美青海山宗水源”春季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之“遗”游“味”尽——非遗进街区主题宣传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分别在海湖新区唐道·637、城西区力盟步行街、城中区香格里拉广场、城北区北川万达广场及西海路步行街、城东区中惠万达广场等国家级夜间文旅聚集区、旅游休闲街区开展“青绣”服饰秀、“花儿”快闪、非遗研学体验、非遗歌舞表演、皮影戏演出、传统工艺及特色美食产品推介等系列活动36场(次),让群众及游客在这个春天一站式享受“逛街区、购美食、赏花儿、看表演、品服饰、做研学”的无限乐趣,累计惠益群众10万人(次)。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非遗研学体验深受群众欢迎

   通过政府指导、线上预约、线下体验的形式,在各街区设立固定体验点,探索开展非遗研学体验,共开展10场(次),300人参与。让群众和游客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手绘制唐卡、缝制“青绣”香包、制作小排灯、书写藏文书法、捏制藏香牌等,详细了解各非遗项目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亲身感受传承百年至今的非遗项目传统工艺流程。研学体验预约火爆,每场坐无空席,甚至有群众从头至尾参与了满10场体验活动,成为青海非遗忠实“粉丝”和自觉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志愿者。

  

  

   “青绣”服饰秀展现保护成果

   征集34套服饰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制作的传统民族服饰和省级非遗工坊研制的具有“青绣”元素的现代服装,以世居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族6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为主要展示内容,在各街区开展5场服饰秀。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服装的结合展示,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展现了青海民族服饰在当下生活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展示了世居青海各民族群众自信自强、团结向上、展望美好新生活的精神风貌。

  

  

   “花儿”快闪歌唱美好生活

   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花儿”为主要展示内容,组织20余名“花儿”传承人、知名歌手、网红艺人等,在街区“快闪”演唱,《咿呀咿令》《尕马令》《水红花令》《直令》《尕三妹令》等传统曲令在歌手的演唱中时而欢快,时而宛转,时而悠扬,歌手尽情,观众热情,互动不断,掌声连连。

  

  

  

   非遗项目推介“品、购、游、乐”一体

   加牙藏毯、湟源排灯、唐卡嘎呜盒、“青绣”荷包、刺绣手包和胸针、剪纸车挂、手工编绳、皮影摆件等非遗产品玲琅满目。酸奶、酿皮、馓子、花花、锟锅馍、大月饼、青稞酩馏酒、陈醋、豌豆手工粉条等青海特色美食汇集一街,让群众及游客一站式欣赏和购买非遗产品和特色美食,有效丰富了街区文旅业态,促进了文旅消费。

  

  

  

   非遗项目表演增添传统韵味

   选取“青海汉族民间小调”“西宁八门拳”“郭米则柔”“回族宴席曲”“土族安昭”等内涵丰富、具有青海特色的5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传承人及其徒弟为主要表演团体,用“接地气”“原生态”的表演方式,搭配精彩的项目讲解,演绎青海这片广袤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韵味,台下群众掌声和喝彩声源源不断,路过游客也被吸引驻足观看,惊叹点赞。特别是河湟皮影戏深入各街区巡回演出,光影间舞动的人物刻影,传统剧目与现代剧目的融合交替,为街区增添了活力。

  

  

   “遗”游“味”尽——非遗进街区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春季旅游回升关键节点,全面展现了青海非遗系统保护成果,彰显了“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保护理念,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贡献了非遗力量。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qhwl/215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