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博物馆文创,是让文物展品“活”起来的重要载体之一。各地博物馆,争先恐后地将馆内重要文物,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与创新性理念,制成雪糕糖果、办公用具、装饰摆件、书籍影音等产品。
从事文物研究工作20余年的省政协委员、黔西南州博物馆馆长龙虎,想法很潮。
云贵地区对古代“蛮人”有句谚语:“不问贵贱,剑不离身”。就是无论门阀士族,还是贩夫走卒,都携带宝剑防身,行走江湖。
“如果将地点具体到盘江流域的今黔西南地区,从出土地点和发现数量的多少猜测,这种防身宝剑大概率会是‘一字格青铜剑’。”1月26日,龙虎向记者分享了2023年黔西南州博物馆的创意之一。
龙虎想着,于上班族而言,U盘是必备的。于是,黔西南州博物馆将U盘做成了一字格青铜剑的形状。这款“一字格青铜剑”U盘,在当地销售了4000多个。
省政协委员、黔西南州博物馆馆长 龙虎
黔西南州博物馆另一款较为成功的区域性文创,是根据交乐东汉文物“摇钱树”为原型的“摇钱树叶”书签。
交乐东汉文物“摇钱树”出土于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雨樟镇交乐汉墓群,树座采用陶土烧制,树枝与树叶则为青铜材质,叶片边缘铸有大量的方孔圆钱,还有羽人、朱雀、鱼、龙、牛等多种动物纹饰,繁复而精美。“摇钱树叶”书签售价5元一张,目前销售量过万。
“一字格青铜剑”u盘
放眼全国,给龙虎留下最深印象的博物馆文创,是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一只丑萌丑萌的“绿马”。绿马很开心的样子,但被踩着的飞燕却翻着白眼,活脱脱一副“大冤种”模样。当时因新冠肺炎疫情,群众出行靠“绿码”,因此该文创一推出便火遍全网。
其实,黔西南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跟“马”有关。交乐东汉铜车马,于1987年在黔西南州兴仁县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是汉代车马制度的真实写照,属于轺车,类似今天说的公务车。这也是贵州目前已出土的最大的一辆铜车马。
“当时我们与甘肃省博物馆有类似创意,可惜晚了一步。”历经那次经验教训,龙虎发现,博物馆文创一定要“快准狠”,准确把握当下热点,在同行业率先推出,才更能撬动消费者兴趣点,占取更大市场与先机。
在有关博物馆本身的外宣方面,龙虎认为应该将推广交给受众。2023年11月,黔西南州博物馆发起“与东汉抚琴俑的一场偶遇”为主题的汉服出行日活动,并只提供场地与背景板。当日,活动相关话题冲上了抖音同城榜首。龙虎很高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博物馆文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