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点击:
提起毕节织金,除享誉全球的“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外,你还能想起什么?作为贵州喀斯特溶洞地貌的典型代表,织金洞吸睛无数,也让织金这个黔西北小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对象。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织金除绝美的溶洞风光外,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织金之名最早见于正史,是在《明实录·神宗万历实录》中:“万历二十六年七月丁亥初四,兵部据巡抚贵州江东之揭题称:……查有先年宣慰使安万铨为安国亨所杀,奉旨安插其孙安国贞于织金、卧这地方设官坐镇事例……”文中的万历二十六年,即公历1598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
百年历史沉淀,构筑织金别样的文化样貌。从保留大量历史建筑的织金古城,到全国知名的财神庙,再到沉睡着革命先烈的烈士陵园,组成织金城百年来的发展脉络,织金烙锅、发糕、臭豆腐、荞凉粉等美食也从侧面反映织金在文化融合上的成果。
织金古城 图源:毕节文旅
织金历史,要从织金古城说起。山清水秀、溪涧纵横的织金古城古迹众多,包括书院、会馆、祠堂、民居、作坊等,共同组成织金古城的古建筑群,并于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中有记录唐代将军南霁云爱民如子,礼贤下士的忠烈宫;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城东东山之上的东寺晚钟,还有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三重檐、八角攒顶木结构的奎阁。历经风雨的织金古城既保留了老城原有味道,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织金财神庙 图源:织金县文化馆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财神庙,织金财神庙位于织金古城中心地带,在选址、设计、装饰上都展现出浓烈的本地特色,品味上乘,被誉为黔西北水西地区的古建筑奇观,有着“远看无路近有路”的视觉特点。尽管被称为庙,但本质依旧是织金民间文化展现。
如果说织金古城的古建筑让人领略了织金城市发展史,而位于城郊3公里的织金烈士墓园就把大家带入革命年代的织金。占地3.6万平方米的织金烈士墓园安葬着58名革命烈士遗骨,墓园始建于1953年,并于1973年进行扩建,是为纪念在1950年平定织金土匪暴乱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所建。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坟墓、陈列室、文物展厅等设施,每逢节假日前往观光、瞻仰、凭吊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织金烈士墓园
除建筑、古迹、遗址,织金悠久的历史文化还体现在当地生活的方方面面。明清时期,官军进入贵州,带来的不仅是文明的冲击和文化的交融,也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砂锅,很早就传入织金,清康熙年间,织金出产的“平远锅”便已扬名天下。到了民国,织金县城内还有“砂锅街”“砂锅市”,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地,也孕育出织金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织金烙锅,只需简单的食材,就能烙出最具有织金特色的市井味道,可谓一绝。
织金烙锅
此外,源于中国民间“八仙故事”的织金水八碗,晚清名臣丁宝桢改良发明的宫保鸡丁,独具民族特色的苗族蜡染和刺绣,都是织金在历史沉淀和民族融合中孕育出的文化瑰宝。
如今的织金,在“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的带动下,正凭借其厚重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织金,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体验奇幻的探洞之旅,还能通过一栋栋古朴的建筑和人文景观,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寻求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纯粹。而织金也以淳朴的人文情怀和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迎接着每一位远方的客人。